Loading
點我,找文章
保險知訊 顧問日常

比特幣挖礦獎勵第3度減半!如何簡單了解比特幣整體的概念?

比特幣開挖獎勵於2020年5月11日第3度減半,現在比特幣礦工挖到礦(也就是在區塊鏈中加入1個新區塊)所獲得的獎勵只有6.25個比特幣,5月10日之前還有12.5個,為什麼會這樣呢?如何簡單了解比特幣整體的運作概念呢?!

這就要回到比特幣發明人中本聰當初制定的機制聊起。中本聰看到在現實世界政府會基於擴張經濟的考量而大量發行貨幣,最終造成通貨膨脹的後果,為了避免通貨膨脹,將比特幣產出的機制設計為最終總數約2,100萬個。

自2009年1月3日起,為獎勵礦工在區塊鏈中加入一個新區塊,可以獲得50個比特幣,之後每挖出21萬個區塊獎勵就會減半。第1次減半時間點為2012年11月28日,獎勵減少為25個比特幣;第2次減半時間點為2016年7月9日,獎勵再減少到12.5個比特幣;第3次減半時間點為2020年5月11日,獎勵剩下6.25個比特幣;預估第4次減半時間大約落在2024年的某一天,以此類推大約每4年減半1次,最終到2140年時歸零。到目前為止,共計發行1,837萬個比特幣,約為理論總數的87%。

比特幣交易(記帳)的概念

比特幣當初被設計出來時,有取代真實貨幣進行交易的想法,透過有限貨幣總數解決通貨膨脹問題,並且運用區塊鏈與分散儲存設計,加強交易的安全性。以一個簡單的交易概念為例,小明看到美美種的蔬菜很可口,決定用1.66元來買美美的蘿蔔。美美辛苦種的蘿蔔賣出後獲得1.66元,再用1元來買甜甜細心製作的手作小包包。

這2筆交易紀錄如果用帳本概念來處理,第一筆小明為付款人,收款人是美美,交易金額為1.66元;下一筆交易美美是付款人,收款人是甜甜,交易金額為1元。這個交易紀錄(帳本)如何存取最安全,存在小明的電腦嗎?安全性不高,可能遇到的風險包括小明的電腦壞了,或是不小心被竄改紀錄。那把交易紀錄透過網路即時也傳到美美、甜甜的電腦同步儲存。這樣的安全性也不會高到哪,可能的風險包括電腦容量要多大才可以把所有交易都記錄起來?要把每筆交易都做通知網路的速度夠快嗎?每一個交易者都懂電腦嗎?

若把全世界的電腦高手找來,讓他們自願在全世界各地都設點(node/節點)存取資料,每個點之間用點對點(P2P)方式同步資料,使用者只需要安裝應用程式就可以使用,這樣問題就可以解決。所以讓電腦高手設置節點,每個點上都有比特幣(BTC)軟體,獎勵的方式就是挖礦(解密的過程)成功獲得一個區塊(帳本),然後取得獎勵的比特幣,並將新區塊掛上區塊鏈上,同步到全世界各節點上,這樣紀錄在區塊鏈上的資料就相當安全,而且不容易被竄改。

那把剛剛的交易情境套入比特幣運作概念,小明是比特幣的創造者,因挖礦的關係獲得50個比特幣。看到美美的蔬菜很可口,決定用1.66個比特幣來買美美的蘿蔔。美美辛苦種的蘿蔔賣出後獲得1.66個比特幣,再用1個比特幣來買甜甜細心製作的手作小包包。小明使用手機上的應用程式,輸入美美的位址與要付的比特幣金額,送出後就完成交易;之後美美也做同樣的動作轉給甜甜。

在交易的此時,區塊(帳本)就用來記錄這些交易。小明為付款人,收款人是美美,交易金額為1.66個比特幣,當中包括些許的手續費;下一筆交易美美是付款人,收款人是甜甜,交易金額為1個比特幣,透過最近的節點,同步到全世界其他節點同步存取。截至到2020年6月1日上午9點48分為止,全世界共有1萬440個比特幣節點。

比特幣以區塊鏈及分散式儲存的概念,顛覆傳統集中式的系統設計模式,不易竄改、資料安全性高是主要特色。沒有人可以擁有比特幣網路,比特幣是所有比特幣用戶共同掌控。每個用戶除了可以運用私人錢包傳送和接收比特幣之外,也可以使用硬體的計算能力參與競爭取得新區塊獲得比特幣獎勵。

簡單彙整幾個比特幣重點觀念,比特幣礦工的任務就是挖礦,而挖礦是解題的過程競賽,挖到的礦是數據區塊,就是比特幣帳本,每個數據區塊容量為1MB,大約每10分鐘會挖出1個區塊,這10分鐘要記錄全世界交易,每分鐘理論上可以記錄7筆交易,挖礦的代價可以取得比特幣當工資獎勵,每產出21萬個區塊後工資會減半,預估直到2014年時會歸零,挖礦結束,屆時全部比特幣數量約2,100萬個。

央行透過「比特幣披薩日」提醒風險

中央銀行FB粉專在5月22日貼文提到,今天(5月22日)是每年全球比特幣(bitcoin)愛好者都會共同慶祝的「比特幣披薩日」(Bitcoin Pizza Day),粉絲們知道嗎?此節日源自於10年前的今天,美國一位名叫Laszlo Hanyecz的電腦程式設計師,以1萬枚比特幣換取兩張披薩,完成首筆比特幣的實物交易。

話說2010年時,Hanyecz因協助維護比特幣網絡,得到比特幣作為獎賞;不過,當時一枚比特幣價值還不到一分美元,且對於Hanyecz而言,比特幣做不了什麼。Hanyecz因此萌生了一個想法:「若能將比特幣拿來換取真實世界的商品,一定會很酷」;他在線上論壇,詢問是否有人願意用披薩交換1萬枚比特幣。

最終,於2010年5月22日,19歲的Jeremy Sturdivant願意接受此交易,與Hanyecz交換兩張美國連鎖披薩店Papa John’s的披薩,並將這些比特幣,拿去支應當時他與女友的旅行費用。這筆交易最被外界廣泛討論的部分在於,如今比特幣價格早已翻漲數萬倍,若Sturdivant當時將這些比特幣留下,也許會藉此大賺一筆,以比特幣目前的價格來計算的話,那兩張披薩可能高達9,000多萬美元。

聊至此,粉絲們或許會驚訝比特幣價格的飛漲,甚或躍躍欲試,想投資這個看似能讓你一夕致富的商品;但究諸實際,比特幣等虛擬通貨(virtual currency)的價格波動相當劇烈,小編須在此提醒大家注意相關風險!
近年來,國際間決策者不斷示警虛擬通貨的風險。例如,英格蘭銀行(BoE)就曾在該行的金融教育專頁KnowledgeBank指出,比特幣價格變動,遠高於原油等價格高波動的大宗商品,將比特幣價格走勢形容為比特幣雲霄飛車(The Bitcoin rollercoaster);BoE表示,若要考慮投資密碼通貨,需對投資價值會劇烈波動,甚至有可能會跌至毫無價值的情況,有所準備。

本(2020)年5月中旬以來,比特幣價格再次上演大起大落的戲碼。媒體報導指出,比特幣於本年5月8日曾一度漲破1萬美元,旋即出現斷崖式下跌(fell off a cliff);之後,回漲至逾9,000美元,近日再呈大幅震盪。這引來若干密碼通貨懷疑論者(skeptics)的批評;例如,紐約大學教授Nouriel Roubini就為此在推特發文指出,比特幣價格日前在7分鐘內崩跌15%,這印證比特幣價格是被人為操縱的論點,說穿了比特幣根本就是騙局。

早在2013年,本行即與金管會共同提醒,比特幣不是貨幣、是高度投機之虛擬商品,籲請比特幣接受者注意風險承擔問題,之後本行也持續示警比特幣等虛擬通貨的相關風險;這些虛擬通貨,不僅是價格波動大、易受人為操縱,去中心化機制亦缺乏求償保障,且因匿名特性易受不法使用。

披薩可以放心的吃,但投資比特幣等虛擬通貨可得三思。想進一步了解本行對虛擬通貨相關議題的看法嗎?不妨看看以下本行先前的臉書貼文,以及官網發布的相關資訊喔!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