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  • 1970年代OPEC宣布石油禁運,國際油價飆漲,導致美國及其他地區,失業率與通膨率急遽上升,面臨嚴重的停滯性通膨
  • 為讓時任美國總統詹森易於瞭解經濟概況,布魯金斯研究所的Arthur Okun提出不適指數,簡單地將通膨率與失業率加總,這就是痛苦指數的緣起
  • 前摩根大通首席策略師Tom Lee創建比特幣痛苦指數(Bitcoin Misery Index, BMI)
  • BMI介於0~100,數值越高代表越快樂,數值低於27則視為悲慘,50屬於中性,高於67則視為快樂

本文轉載自中央銀行臉書粉專(2022.5.4):

【金融新知來報報:痛苦指數知多少?小編報您知!】

小編非常認同一句話,痛苦是無法比較的,因為痛苦係主觀感受,無法客觀衡量,唯有經歷過的人方能理解當中的淚。

近來,國內物價有感上漲,就連向來買東西不太看價格(咦?)的小編,都發現巷口鹽酥雞漲兩次價了!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日前至立法院財委會專案報告時曾表示,本(2022)年台灣CPI年增率預估約為2.48%,失業率約3.6%,兩者加總的痛苦指數(Misery Index)將突破6%,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高。消息一出,引發民眾熱議,痛苦指數更是佔據各大新聞媒體版面。

究竟痛苦指數是怎麼一回事呢?一個無法客觀衡量的感受,能以數據呈現?今天,就讓小編分享一段「痛苦」的故事…

1970年代,為打擊美、英等支持以色列的國家,OPEC宣布石油禁運,國際油價飆漲,導致美國及其他地區,失業率與通膨率急遽上升,面臨嚴重的停滯性通膨(stagflation)。為讓時任美國總統詹森(Lyndon B. Johnson)易於瞭解經濟概況,任職於布魯金斯研究所(Brookings Institution)的Arthur Okun提出不適指數(Discomfort Index),簡單地將通膨率與失業率加總;惟當時,Okun不認為這個小念頭具備任何突破性概念。這就是痛苦指數的緣起。

痛苦指數真正受到關注,則是在1976年及198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。美國總統福特(Gerald Ford)執政時,美國不適指數屢創新高,期間曾達17.68%;1976年,美國總統大選,民主黨候選人卡特(Jimmy Carter)便以此痛批尋求連任的福特,卡特成功入主白宮。1980年,卡特以高達20.76%的不適指數欲尋求連任,共和黨總統候選人、亦是優秀演講者的雷根(Ronald Reagan),將通膨率與失業率的總和,稱作痛苦指數(Misery Index),具體化人民的生活壓力,訴求選民︰「你的日子有比4年前更好過嗎?」(Are you better off than you were four years ago?)。最終雷根順利贏得選戰,痛苦指數聲名大噪。

但傳統痛苦指數因計算過於簡單,僅考慮通膨率與失業率,而備受爭議。不惟如此,也不能只看通膨率與失業率的表面數字。

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學教授、卡托研究所(Cato Institute)資深研究員Steve Hanke於2011年提出痛苦指數修正版本,將失業率、通膨率及銀行貸款利率加總後,減去人均GDP成長率,稱為Hanke痛苦指數(Hanke’s Misery Index, HAMI);HAMI數值愈高,表示痛苦程度愈大。

自2013年起,Hanke定期更新前1年的各國HAMI排名。根據本年3月所公布的最新資料,上(2021)年受評比的156個國家中(排名越前面表示越痛苦),最不痛苦的前三名依序為利比亞、馬爾他與愛爾蘭,最痛苦的前三名則為古巴、委內瑞拉與蘇丹,而台灣名列第150名,表現相當優異,且根據HAMI,台灣痛苦指數在近5年普遍低於5。

寫到這兒,(自以為)充滿好奇心的小編突然好~想知道金融科技發展迅速之際,痛苦指數是否也與時俱進?一查之下發現真的有(!)2018年,前摩根大通首席策略師、顧問公司Fundstrat共同創辦人Tom Lee創建比特幣痛苦指數(Bitcoin Misery Index, BMI),係根據比特幣價格上漲的天數占比(或稱之為是獲勝率),以及報酬率為正時的波動度與報酬率為負時的波動度相減,加以編製而成。BMI介於0~100,數值越高代表越快樂,數值低於27則視為悲慘,50屬於中性,高於67則視為快樂;不過,Lee也表示,儘管BMI低於27是悲慘象徵,但卻同時是買入比特幣的好時機,至於BMI越高,則代表比特幣越有可能下跌。

小編必須提醒大家,各種指數都有其侷限性,例如,與傳統金融投資相比,加密通貨全天候交易的特性且不需親自前往賭場下注,使得加密通貨更容易成癮,衡量比特幣市場的BMI並未反映投資人失眠、成癮與抑鬱的痛苦情況。至於痛苦指數也有限制,使用時要小心,現實生活中,通膨率可不是愈低愈好,例如,經濟學家普遍認為,溫和通膨率有助於經濟成長;而通膨率負成長,可能造成通縮惡性盤旋(spiral),經濟陷入長期停滯困境,一如日本長達20年的夢魘;至於失業率雖廣泛被使用,卻無法表達就業之全貌,例如工作者被強迫放無薪假或縮減工時等。因此,痛苦指數雖可充當政府施政的參考並加以警惕,但以此判斷痛苦與否,實未能完整反映整體實際的經濟狀況。

好了,故事到這邊告一段落,感謝各位的瀏覽,如喜歡我們的貼文,記得按讚、分享,並且追蹤我們的粉絲專頁唷!

最後,有個問題想考考大家,在2021年HAMI排名中,最痛苦的第2名是哪一國?(小編:前面有提到唷…對!就是委內瑞拉)雖然今天貼文已經結束,但小編偷偷加碼分享關於委內瑞拉的事…

2020年3月上旬,委內瑞拉民眾只要花90,000玻利瓦就能買到一杯拿鐵,上年3月拿鐵售價調漲為2,806,500玻利瓦(飆漲了3,018%),同年9月底更來到7,862,200玻利瓦!直到上年10月推行幣制改革、砍掉6個0後,從主權玻利瓦轉變為數位玻利瓦,拿鐵售價看起來親切了些,「只要」不到8玻利瓦,但實際上這相當於舊玻利瓦7,960,000,且最近又漲至8.88玻利瓦(年增率「僅」為99%)。

資料來源: 中央銀行